無論是企業還是業內人士一提到品牌傳播,首先想到的肯定就是用錢“砸”廣告。的確,國內的眾多知名品牌是有靠廣告“狂轟濫炸”出來的。例如:銳澳、哈藥,伊利等等。正因如此,目前多數企業在品牌傳播方面的思維盯著對手定路線。
很多企業認為,既然別人成功了,那么跟著做就沒錯,或以為能做的更好。這種想法的缺點在于使企業陷入對手的陣線,造成同質化,結果以失敗告終。那么品牌傳播方面是不是只能“傍”廣告進行傳播和塑造了呢?答案當然不是!還有別的非常手段嗎?答案是肯定的!
品牌傳播之所以還存在這樣的極端化做法,是因為我們在對品牌的認識和理解上還存在一定的誤區和局限。品牌傳播的目的就是要向消費者正確傳達品牌內涵,即品牌所要帶給消費者的核心利益,從而和消費者達成心理共鳴,讓消費者認可品牌文化和內涵,最終接受品牌。正確傳達品牌內涵有很多渠道可以選擇,廣告并非是唯一手段。
解決品牌傳播的策略有很多,但是,這其中有個關鍵是“超低成本”。簡單點說,拿出10億元在各個領域的關鍵媒體進行狂轟濫炸,閉著眼也能讓很多消費者了解品牌信息?,F實是很多企業拿不出這么多的費用,甚至連百分之一的傳播費用也拿不出。
究竟品牌傳播是有什么非常之道?品牌傳播的非常之道就是依靠傳播策略的創新來解決。世界品牌實驗室而傳播策略的創新,其基礎是差異化的品牌定位和系統的品牌規劃。在整個傳播過程中產生的傳播成本低得驚人,甚至可以說是任何一個家具企業都能夠承受的傳播代價。這就是品牌傳播非常之道的非常之處。
同樣,新品牌解決品牌傳播的策略還有很多,關鍵就是運用其非常手段,達到“非常”效果。